信息公开/ 网上服务/ 信息公开意见箱/

9170官方金沙登录

校徽 校风 教风 学风 校训

undefined

校 徽

徽志图案为正圆形,外圈与内圆为深蓝色,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。校徽中心图形由“L”、“M”构成,取意学校英文校名的字首,“L”的下半部变化成河水的形象,表达出学校处于沙澧之滨的地理属性。“L”与“M”构成为一个整体,又变化为船帆的形象,象征学校乘风破浪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驶去。

(一)校风:

求真,求实,求新。

求真:“求”,就是探索、探求;“真”,又客观存在、诚实、确实以及清楚等基层意思。“求真”作为校风,意在勉励广大师生无论做人、做事还是做学问,都要以诚恳的态度,从实际出发,坚持科学精神,勇于实践、勤于探索、追求真理、追求科学真谛。没有这种精神,人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成功。

求实:“实”即“实事”。“求实”作为校风,意在勉励广大师生在教学、医疗、科研工作及学习中,要扎扎实实、矢志不渝地按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,不夸大也不缩小。

求新:“新”意谓初出现的、好的、进步的。“求新”作为校风,意在勉励广大师生要注重知识更新,不拘泥于书本,不满足于师传;要勇于尝试,大胆创新,有所发现,有所创造。

(二)教风:

厚德,博学,善教。

厚德:就是广大教师要以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的胸怀,把德育放在首位,注重个人思想道德修养,打开“厚德载物、达济天下”的广阔胸襟,追求“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”的崇高境界。

博学:《论语·子张》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”。“博学”意谓做学问首先要博采众长,博览群书,不断拓展知识面,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。好奇心丧失了,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,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。“博”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。惟有博大和宽容,才能兼容并包,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,进而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。

同时,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做到“博学”,才能为“善教”奠定基础、提供条件。

善教:古语云: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,善教者使人继其志”。“善教”就是广大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,严于律己,业务上不断充实、提高,高标准施教,不敷衍塞责,甘于平庸。对学生既关心爱护,又严格要求,教书育人,做他们的良师益友;不严而过格,宽而无边。“善教”是教师的神圣而光荣的职责,是实施科教兴国、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,是高校各项工作围绕的中心。

(三)学风:

勤思,明辨,笃行。

勤思:“勤”意谓努力、经常。孔子《论语》中说“学而不思则罔”;宋·程颢、程颐《二程集·畅潜道录》中说“学非碍于思,而学愈博则思愈远;思正有功于学,而思之困则学必勤”。“勤思”即努力进取,不断创新,不能安于现状,默守成规;世间万事皆学问,在学习中必须强调要勤于思考、善于思考,否则就会迷失方向。

明辨:“明”意谓清楚地知道或懂得;“辨”意谓区别、辨别不同事物的特点。“明辨”取自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中的“…明辨之”。“明辨”即告诫学生,学是越辨越明的,不辨,即使博学亦会鱼龙混杂,真伪难辨,良莠不分;在学习中,一定要深入分析事物的表象特点,才能正确区分其真假、是非、对错、好坏等。

笃行:《说文解字》对“笃”字的解释有两个意思:一为固也,二为厚也。《辞海》将“笃”解释为:“诚笃,忠实。”归纳来看,“笃”的涵义就是敦厚、诚实、忠信的意思。为人要有人品,做学问也要有“品格”。“行”近似于今天所言的“实践”。“笃行”取自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中的“…笃行之”。“笃行”意思是既然学有所得,就要努力践履所学,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究其意,就是要老老实实、认认真真地做人、做事、做学问;而只有有明确的目标、坚定的意志的人,才能真正做到“笃行”。

(四)校训:

诚朴精业

校训虽只四个字,但寓意深刻,语言简练、古朴、经典,它高屋建瓴,统领“三风”。

诚朴:“诚朴”作为校训,其中“诚”是核心,是根本。“诚”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。诚者,真也,“诚”的对立面是“欺”,“真”的对立面是“假”。“诚朴”要求人有独立人格,得势时不要霸道,不要仗势欺人,失意时不要媚俗,不要趋炎附势;为人处事,要有诚心正意,朴实无华,以诚相待。

精业:“精业”一词源自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。“精业”,即精通业务,精通专业。

作为教师,要做到精业,一是要精通教育学及教学法,才能遵循教育的规律育人;二是要精通专业,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、讲授的课程,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、精深的理论修养,并且烂熟于胸,才能熟能生巧,深入浅出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;三是要经常了解和熟悉本学科最新前沿信息,不断更新教学内容;四是要以科研促教学,对自己所学所授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,有创新的见解,避免陈陈相因,人云亦云。

作为学生,所谓精业,就是要对所学知识吃透弄懂,精益求精,不囫囵吞枣、不求甚解。